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
2022-09-08 16:29
来源:麻城市民政局
“慈善不仅仅是简单的捐钱捐物,慈善是爱心的传递,是民政工作的有力补充,更是社会财富第三次分配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。”麻城市慈善总会会长吕岚在回答大学生志愿者关于“什么是慈善”这个问题时笑着说道。
换届以来,麻城慈善总会大力推动人人慈善,汇聚慈善爱心,增强慈善工作张力。依托全省联动项目,用慈善力量帮助困难特殊群众。今年湖北首届“520数字公益节”全市累计总筹款1149万余元,获得全省第三,黄冈市第二的优异成绩。
一、接续探索 厚植慈善沃土
麻城市慈善总会成立于2005年7月,建会之初面临着起步晚、基础差、实力弱等诸多困难,如何整合慈善资源、聚合慈善力量、发挥慈善作用,成了慈善总会不断探索的“命题”。2020年11月麻城市慈善总会第四次换届大会之后,在麻城市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,总会领导班子精心部署、分片负责、多方奔走、现场指导,短短1个多月时间,完成了全市452个村社在湖北省慈善总会“幸福家园村社互助”平台全认领,注册村民93480人,志愿者团队449个,注册人数35112人,实现了全覆盖,形成了网络化,跑出了“加速度”。同时,积极整合全市社工、义工队伍,成立了麻城市志愿服务联合会,成为全市慈善事业中最具活力的一支队伍,是开展文明实践活动、创建文明城市、建设幸福家园不可或缺的力量。
二、深耕细作 打造慈善品牌
在今年麻城市顺河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吃紧之际,麻城市慈善总会发出《同心抗疫 聚力克难——麻城市抗议募捐倡议书》,号召全市党员干部及群众积极响应,共计捐款225万余元。还积极开展“520玫瑰花义卖”、“620书画义卖”、高中学生“给20年后自己的一封信”、大学生暑期志愿服务及创投大赛等公益项目,为该市困难对象送去资金帮扶和心灵的慰藉。
麻城市慈善总会不断推进基层慈善组织网络化、志愿者队伍规范化建设,推动全市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。以五社联动为依托,融合红星之家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,找准慈善工作着力点,行成内在合力,扩大基层慈善的影响力;以居家养老服务为基础,融合三留守服务,将慈善力量融入“五安家园”项目,在全市各乡镇成立慈善工作机构与队伍,推进幸福家园项目实施;以基层治理积分兑换为切入口,结合民政特殊群体服务,建立慈善超市,引导社会力量创造具有造血功能的慈善公益体系。
三、瓜熟蒂落 结出慈善硕果
“山上本没有路,帮忙的人多了,才有了这条振兴路”麻城市长岭关村党支部书记熊德平的朋友圈里这样写到。长岭关村吊桥沟景区在麻城市“幸福家园”平台筹款30万元,获得湖北省慈善总会、麻城市慈善总会共同帮扶资金42万元,将全场三公里的吊桥沟景区公路进行硬化刷黑,吊桥沟上因此也人流如梭。
“慈善的名头太亮了。村里的慈善工作站就是村干部的脸面,让我们在企业家面前说话有分量,为群众办事有信誉,他们把钱捐出来也放心。”熊德平说道。
在麻城市慈善总会的指导下,善款募集渠道也更加多元化,各乡镇、村(社区)变过去的“等靠要”为主动出击、积极募捐,筹款的积极性、主动性、创造性空前高涨。四大项目,影响广泛,品牌效应,深入人心。换届以来确立的四大项目累计接收社会捐赠资金物资合计人民币4430万元,约3700人(户)次困难群众接受救助,渡过难关。全市219个村社发起“幸福家园”项目361个,总筹资2150.27万元;“慈善医疗众筹”项目共902万元,帮扶了268个生活困难,病情严重的患者;“童享阳光”困境儿童助养计划项目共筹款57.9万元,结对帮扶193名困境儿童;“情暖万家”项目共筹款165.23万元,帮扶了2500余人(户)次。
下一步,麻城市慈善总会将继续踔厉奋发、笃行不怠,坚持党建引领,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,不断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,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!